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|联系我们

今日关注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聚焦热点 > 言论 > 林建宁:2015年中国医药经济预测

林建宁:2015年中国医药经济预测

2014-11-10     来源:医药经济报
分享:

在第26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,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以题为"解读中国药业新常态——2015中国医药经济预测"的主旨演讲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。“我们预测,2015年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增长15%,医药工业销售增长13%;医药工业利润增长11%.从终端来看,我国药品终端市场2014年预计达到12,457亿元,同比增长13.4%;2015年药品终端市场将达到14,070亿元,同比增长12.9%.其中,医院终端增长13.3%,零售终端增长9.3%,基层市场增幅在20%左右。”

这样预测是有前提的,即GDP增幅不低于7%,出口不低于2014年,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增幅不低于8%。“我们认为,2015年中国医药经济发展趋势:首先是经济增速会进一步下调;其次是药品终端分化加速。医院、零售两大终端增幅下降,第三终端则增幅上升。此外,医药出口可望好转,但增幅不会太高,未来互联网经济会越来越活跃。”林建宁说。

经济运行继续下滑

林建宁在报告中指出,“医药经济形势更趋复杂,挑战来自增长减速和结构调整,来自内部和外部等多个方面,经济运行中不确定性、不平衡性和脆弱性凸显。”

在此背景下,从2013年下半年起,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速持续放缓。2014年,增速一直在15%~17%间徘徊。据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监测,今年前三季度医药工业总产值完成17,705亿元,同比增长15.6%,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.6个百分点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增幅明显回落,医药工业盈利增长继续下滑。工业销售收入增速进入2014年继续下滑,增幅为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。今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收入增速为13.3%,比去年同期下滑5个百分点。同时,从2013年下半年起,利润增幅一路下滑。进入2014年,利润增幅均在15%以下运行,今年前三季度下滑到12.02%,比去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。医药工业利润增长慢于产值增长。与此同时,医药流通行业销售规模增长也在放缓。今年上半年,医药商品销售总额7613亿元,同比增长14.1%,增速较2013年同期下降0.9个百分点。

林建宁研究发现,当前医药工业总产值、产品销售收入、利润增长的三条增长曲线加大分叉。“体现在终端就是医院终端市场销售下降明显,而基层医疗终端药品市场销售增长放缓。今年1~9月,城市社区卫生中心站规模为280亿元,增长20.1%;乡镇村级医疗机构规模为520亿元,增幅为18.2%.”

此外,近年来药品零售市场出现增幅下降的趋势。今年1~9月,药品零售市场增长仅为10.5%.“我们认为,今后大连锁出于上市需要,可能会加快新开店的速度,连锁的扩张将是拉动零售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。”林建宁指出,目前零售连锁百强集中度2013年仅为33.1%,距离商务部提出的2015年连锁百强集中度达到60%距离仍很大。零售药店药品比重在下降,运营成本在提升,多元化趋势明显。

此外,出口形势低迷也是医药经济运行的另一重要掣肘。“受产能过剩、外需低迷、成本升高、贸易摩擦增加等因素的影响,2014年前三季度,我国医药产品实现出口404亿美元,同比增长6.6%,比去年同期下降0.1个百分点。尤其是中药类产品出口增长13.9%,比去年同期下降12.2个百分点。今年下半年出口有所回升,但增幅仍然很低。”

林建宁说,医药经济运行增速下跌,符合去年的预测。“我们认为,全球经济疲弱导致出口低迷;中国经济增长降速导致财政投入增幅下降,控费与反商业贿赂等因素使医院终端增长乏力,零售终端竞争激烈导致增长动力不足。”

触摸新常态

风起于青萍之末。分析宏观大数据更要留心那些细微的趋势性变化。

林建宁认为,中国经济处于“三期叠加”阶段,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,总体不利因素偏多,且形势更复杂。“目前招标改革、低价药政策实施、出口回暖及基层医疗增长都是利好因素,但宏观医药经济环境欠佳,医保控费和反商业贿赂、处方药网售解禁等则对经济发展是利空的。加上社会化办医、药品管理法修订、药品审评提效等对医药经济的利好短期难以呈现,2015年医药经济运行环境仍然偏冷。”

林建宁坦承,从宏观层面来讲,国内GDP增速下降,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增长可能进一步放缓。2014年前三季度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增速同比下降了12.4%。尽管世界经济在复苏,人民币贬值,对出口的拉动力提升,但不可能有很高幅度。尤其是欧洲经济复苏停滞,对中国医药出口形成挑战。

林建宁指出,“控费控规模、取消药品加成、反商业贿赂继续遏制2015年医院终端药品销售的增长;分级诊疗导致终端分化,基层市场有望被带动。现在主要通过控费等手段在提高财政投入的使用率,同时引入市场机制。”他认为,社会办医短期内让民营医院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很难确立;招标改革近期仍以降价为主基调。“招采合一”、“量价挂钩”今后是大方向,全国统一的谈判机制将逐步形成。药价改革市场化对专利药、创新药、独家品种是利好。

未来,中国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过渡。林建宁说,“县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,药品收入从利润端转为成本端。当前公立医院改革仍面临着医生多点执业难等问题。零售板块,GSP增加药店运营成本,还有零售人工、铺租等刚性成本考验零售药店的生存能力,网购新政冲击实体药店价格。2015年药品零售终端政策环境严峻,网售药品会有一个阶段性的放量,实体药店价格会受到冲击,是否会影响到医院招标的定价还有待观察。”

开过车的人都知道,当汽车爬坡的时候把速度换低档,汽车开起来更稳而且更有劲。经济总量是重要的,但经济结构更重要。“新常态要求我们不仅要保持合理速度、继续做大,更要提高质量效益、着力做强,就是要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、向中高端水平迈进,用经济结构优化托举发展跃上新台阶。”他认为,产业环境的变化与经济本身的运行仍然是合乎逻辑的。

创新推动产业升级

面临新挑战,林建宁在演讲中提出,“医药产业不断优化升级,医药产业不可能仅仅满足于生存在中低档生产制造环节,沉溺在产品价值链的低端部分,而是朝着更加专业化、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,转向聚焦内生创新,进而推动发展的转型。”

实践也证明,打造中国医药经济升级版,既需要加大力度支持新业态,又要致力于传统产业的挖潜,培育和发展医药经济增长的“双发动机”。尤其是十八大四中全会开启了法治经济的新时代,医药企业如何挖掘“新潜力”、新常态怎样释放“新动能”成为眼下亟待解决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。

那么,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从何而来?林建宁强调指出,“动力得从改革中来、从调整中来、从创新中来,最终依靠‘双发动机'驱动中国医药经济的平稳发展。”他结合当前的产业环境具体分析道,“目前经济增速换档回落,从过去的10%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%~8%左右的中高速增长;从风险层面来讲,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。综合要素形成的医药需求基本面是,老龄化社会来临,药品需求增长,慢病及改善生活质量药物的需求增加,加上医保覆盖面扩大,医保支付水平提高,人均用药水平持续增长,自我药疗水平的提高等因素也会带动医药消费需求。”

林建宁断言,未来医药经济增长从高速换档到中高速,医药行业呈现出互联网产业化、产业互联网化,医药互联网经济是未来产业经济的新拉动力。同时,自主创新、大健康的兴起和资本跨界的渗透都要求加快产业升级的进度。

换言之,中国医药经济要行稳致远,必须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。林建宁最后提醒业界,要更加重视效益、现金流、轻规模扩张。企业在新常态下,规划好战略定位,主动触网,拥抱移动互联网。“推动建立发展创新、增长联动、跨界融合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,现在已有不少主流企业正在进行着这样的努力,我们对医药经济发展的前景仍充满信心。”